本博主在很久之前其实写过一篇教程,利用onedrive搭建属于自己的5T网盘,这篇教程兴起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OneDrive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免费注册拥有5T容量的账号,随着该类教程在网上大肆传播,微软开始注意到该漏洞并且开始对此类账号进行封号处理。此处要点名表扬微软,作为大型你软件公司,对待用户数据上确实非常严谨,会给予你一段时间来对网盘内的数据进行转移。不像某些网盘,一纸公告就停用,登都登不上去。
对于垄断国内个人用户网盘市场的某网盘就不想多说了,用户体验极差,而且数据安全没有保障,因此,在有条件的前提下搭建属于自己的网盘的确是不二选择。今天,本博主就用Cloudreve搭建私用网盘。本教程分为两部分,第一部分,源码安装,第二部分,网盘配置(此处以阿里云oss为例)。
源码安装
Cloudreve
Cloudreve是一款开源基于php语言的网盘系统,具体大家可以前往官网了解。
此处一宝塔面板为例,下载好源码,将其上传至服务器,解压。此外要进行以下配置。
- 安装
PHPfileinfo
,具体操早打开宝塔软件页面,点击你所安装的php版本,安装以上扩展。 -
添加伪静态
location / {
if (!-e $request_filename) {
rewrite ^(.*)$ /index.php?s=/$1 last;
break;
}
} -
修改数据库,打开源码
/application/database_simple.php
文件,将数据库按照自己所创建的数据库信息配置完成,主机地址一般选择localhost
. -
导入数据库,将源码中的
/mysql.sql
文件导入到自己所创建数据库中。
以上配置完成后,访问http(s)//yourdomain/CloudreveInstaller
安装,按照要求将内容填写完整。到此,源码安装完成。
- 初次使用账号:
admin@cloudreve.org
- 密码:
admin
记得修改密码。
界面简洁,深得我心。
到此,源码安装完成。
阿里云oss
阿里云oss
关于阿里云oss就不过多介绍了,可以前往官网查看,描述的已经非常详细,官网地址:https://cn.aliyun.com/product/oss
大家都比较关心资费,在这贴一张图吧。
我们一般选择标准储存就可以了,至于按量计费还是要购买包,自己权衡。
对了,阿里云oss
现在已经支持静态网页了,包括hexo
博客等。建议大家将静态网站部署在阿里云oss
上,访问速度会比github
快很多。本博主以下网站就部署在了阿里云oss
上,访问体验还不错,大家可自测。
言归正传,我们继续来如何将所搭建的网盘于阿里云oss
对接在一起。
- 你得有
阿里云oss
账号,没有的话注册一个,注册网站见上述官网。 - 在自己的账号名下创建
Bucket
。名称随意,区域选择离自己最近的,其他默认即可。 - 记一下
Bucket域名
中的外网访问域名。(你也可以自己配置) - 点开创建的
Bucket
,找到基础设置中的跨域设置,创建规则,照我填写。
- 从阿里云控制面板找到
RAM访问控制
新建用户,登录名称和显示名称随意。
- 添加权限,返回到用户组,点击刚才创建的用户添加
oss
权限。
- 创建新的AccessKey。
到此,关于阿里云oss
的相关配置已经结束。
我们点开自己的网盘,打开后台管理面板,找到上传策略添加阿里云oss
。按照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即可。
以上上传策略名称随便填写,其余按照要求填写即可。
最后在用户用户组编辑上传策略,选择自己刚刚添加的的策略即可。
至此,整个教程就结束了,当然了我们的网盘也就搭好了,通过这款网盘源码,我们将自己的文件存在阿里云oss
中,较为便捷安全。下载速度不受限制。
* 欢迎大家注册使用:马同学云储平台
最后,祝大家身体健康,百病不侵。
武汉加油!
放视频老贵了
后悔之前没有过四级了
对了 我用的阿里云 可以免费搞ssl证书 你要是有需要 也可以自己看一看 免费的!
@大凯同学 好的。我看看啊,
Hello,好久不见 ~来转转哈~
这个云存储平台 我自己也搞了一个 感觉也不错 有空你也可以体验下 用的开源程序
链接:https://dk.dakaiyun.cn/ 测试账号demo demo
以后有空了再慢慢折腾吧 今年4月份 专升本考试 期待成功上岸~
@大凯同学 大凯加油呀,祝成功上岸!
话说这个网盘我之前也搞过,感觉体验还不错😂😂😂
@大凯同学 加油呀,今年疫情扩招也是个机会
大佬你的这个链接里面注册和登录上面的那行字,怎么修改啊
@有逻辑 编辑源码文件即可,源码文件位置在/application/index/view/index.html
不知道下载速度如何?
@ag 下载速度其实就是阿里云oss的速度了,也还可以,至少比百度网盘快多了,😂😂😂😂
这是一条测试评论
@测试 这是一条测试回复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