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到天水,以为天水之名源于李白的《将进酒》中的名句:君不见,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本着求真的态度,上网查询了一下天水的来由,虽然说法不一,但是绝大数认可天水得名,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。

“天河注水”是民间传说。很多有关天水的书籍、文章都记载了这样的传说:在汉武帝元鼎三年(公元前114年)一天夜里,天空忽然电闪雷鸣,风雨交加,随着一道金光闪耀,地上现出红光。顿时,大地连续震动,在轰隆隆巨响声中,天崩地裂,地上形成一个巨大陷坑。只见天上大雨倾盆,水流倾泻而下,注入陷坑之中,于是形成一湖,名曰“天水湖”。此湖水位稳定,水质纯净,甘冽醇厚,“春不涸,夏不溢,四季滢然”。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,又叫它“天水井”。后来,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,他就命令把要新设的郡建在湖旁,起名“天水郡”。从此,有了“天水”之名。很多人又把这种现象解释为是一次地震、暴雨的描述,如果实有其事,这就是一次非常大的自然灾害!

由于日常忙于工作,加上受疫情影响,很难有时间去天水非常出名的几大旅游景点,包括麦积山、麦积山石窟、伏羲庙等等,争取解封后参观旅游走一遭,也不枉此次交流学习!

在天水车站学习的这几个月,认识了一名文化底蕴深厚、吞吐文雅的中层领导。

每日喜欢给我讲一些天水的历史趣事,包括璇玑图、杜甫草堂、大湾区仰韶文化等等,谈吐间,宛如一名历史老师,字里行间透露着作为天水人的骄傲!他说,那时候家里穷,买不起书,最好的信息来源除了书本便是报纸,书本上的知识有限,只能疯狂的借阅报纸,只是报纸借阅时间短,记不住,只好用手抄的方式将自己喜欢的文章、片段摘录下来,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求知的欲望,如果不是在天水车站认识,我绝对会把他当作一名中学历史老师或者天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的,这位前辈对历史、尤其是对天水本地历史的了解非常深入,讲述时的措词,也运用的非常到位!

在日常交流的过程中,这位前辈偶尔还会灌输一些管理的思想,作为一名管理者,一定要掌握统计学基础方法,统计学能反映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,方便自纠等等!

这位老前辈求知若渴的态度真的令我自己汗颜!,反观自己,作为晚辈,在资料、书籍等各种想要的信息信手拈来的当下,却疏于学习,实在惭愧,争取向老前辈看齐!

天水掠影

202204101203163

202204101203161

20220410120316

天水终于解封了!欧耶!